close

DSC_1984.JPG

今天是在羅馬的最後一天,下午要移動到佛羅倫斯,所以就起了個大早,用完早餐後不到九點就抵達梵諦岡,因為時間有限,要趕在人潮前趕緊參觀大教堂,十點半要接著參觀梵諦岡博物館。事後回想,這樣安排雖然稍嫌緊湊,但還過得去,只是假如可以重新來過,我應該會安排一整天就參觀教堂與博物館,兩個地點都非常非常值得細細品嘗,慢慢遊覽。

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DSC_1971.JPG

DSC_1972.JPG

相來到梵諦岡的台灣遊客都不會忘記與這面國旗合照,雖然說不知道這道國旗還可以在梵諦岡這片土地上飄揚多久?但至少它是旅外游子對家鄉的一個歸依。

DSC_1973.JPG

DSC_1974.JPG

 

DSC_1976.JPG

上午九點不到排隊人潮已經不少了,但消化速度還算快,大約十五分鐘就排到圓柱下的安檢關卡,一個多小時後離開教堂,外頭應該是十倍以上的排隊人潮,入口安檢算是蠻嚴格的,畢竟在這神聖的國度中,不允許一絲意外產生的機會。

DSC_1977.JPG

廣場中間的方尖碑是由羅馬皇帝卡利戈拉(Gaius Caligula)從埃及帶回,放在尼祿皇帝設置的競技場中,當做馬車競賽時的折返點,後來部分競技場改為聖彼得大教堂後,也將方尖碑移至聖彼得廣場中心位置,做為聖彼得殉教的見證。

DSC_1980.JPG

上班的修女?

DSC_1982.JPG

DSC_1983.JPG

兩旁的圓柱環繞著整個廣場,上方有超過一百座的聖人雕像,印象中設計者的概念,廣場設計概念為上帝伸出雙臂來擁抱世人,左右迴廊就是上帝的雙手,可能在地面上還不明顯,待會登頂後就清楚許多。

DSC_1984.JPG

耶穌的12門徒之一 ─ 「聖彼得」傳說在羅馬暴君 ─ 尼祿(Nero)統治期間來到羅馬傳教,並殉教及埋葬與此。於是君士坦丁大帝在西元326年在聖彼得墓地上興建「老聖彼得教堂」,不過到了15世紀由於這 棟建築物幾乎呈現荒廢狀態,故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 ─ 朱力歐二世決定重建這座教堂,1506年開始動工。在長達120年重建過程中,先後由布拉曼特(Bramante)和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擔任建築師,而最引人注意的大圓頂就是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直到1626年才完成今日大家所見到的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1870年之後重要的宗教儀式都在這裡舉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整個教堂建築呈現拉丁十字型(也就是一臂較長、一臂較短交會而成的十字架),內部金壁輝煌,多以不同顏色的大理石做裝飾,並集結眾多藝術天才作品,除了宗教神聖性外,還擁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此處也是歷代教宗長眠之處。 

※本篇許多關於教堂的資訊參考自這兩篇的Blog https://goo.gl/R838Bg  https://goo.gl/z3lz4u

DSC_1987.JPG

這座關閉的門是著名的聖門,據說25年才會開啟一次,前次開啟是在西元2000年。

P1240391.JPG

通過安檢後先不進入教堂,先往面對教堂右手邊深處走去,就可以找到登頂的購票處,一般登頂6€(總階數551階),搭電梯上到接近圓頂高度再往上爬的話則是8€(總階數320階)。

DSC_1990.JPG

電梯口出來就幾乎與大教堂的圓頂高度平行,接著往上爬就輕鬆許多了

DSC_1991.JPG

DSC_1994.JPG

近距離的欣賞大園頂上的美麗繪畫,從圓頂就可以看出大教堂的布置其實不乏金黃色的雕刻,但整體的感覺完全不會感到俗艷,

DSC_1996.JPG

圓頂是目前世界第三大的圓頂,排在前方兩個分別是聖母百花教堂的圓頂與萬神廟的圓頂,在這次旅行中都有緣親眼目睹。

DSC_1997.JPG

排上圓頂後先來一張梵諦岡花園的景色

DSC_2000.JPG

再來這座長形建築就是待會要征服的下一個目標 梵諦岡博物館

DSC_2003.JPG

接著轉到正面來欣賞立於整個羅馬之上的感覺了!

DSC_2007.JPG

有沒有很壯觀?登頂那天天氣還不錯,視野能見度可以望向遠方的地平線,剛剛排隊的廣場上的人們變得渺小,不過上帝雙臂變得很清楚明顯。照片拍起來其實少了臨場那份感動,眼睛能見到的其實更加打動人心,原定上大約待了十分鐘就準備下去欣賞教堂內部了,很推薦大家來登頂瞧瞧

DSC_2013.JPG

DSC_2017.JPG

DSC_2019.JPG

DSC_2043.JPG

DSC_2045.JPG

DSC_2047.JPG

坦白講,接下來的教堂內部照片完全就是紀錄我們所看到的畫面,雖然不了解這些作品背後的歷史與宗教意涵,但完全不減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帶給我們的衝擊與感動,那是很難以言語或文字所表達,教堂內充斥著遊客,但舉目所及都是美麗的雕刻或繪畫,從地板至屋頂沒有一處不是傑作,可惜時間所限,我們只有半小時可以參觀,可以說是完全不夠,現在只能看著照片回想當初的那份感受,這反而能成為重回羅馬的一個理由吧。

DSC_2051.JPG

DSC_2052.JPG

DSC_2054.JPG

DSC_2056.JPG

DSC_2059.JPG

DSC_2060.JPG

DSC_2062.JPG

DSC_2065.JPG

DSC_2066.JPG

DSC_2069.JPG

DSC_2070.JPG

DSC_2071.JPG

DSC_2072.JPG

巨大的聖體傘,這巴洛克風格的聖體傘(baldacchino)建於1624年,覆蓋在聖彼得墳墓正上方,高達29公尺、重達3.7萬公斤的聖體傘,是全世界最大的銅鑄物,與旁邊的人群相比,就可以看出其規模之大

DSC_2075.JPG

DSC_2077.JPG

DSC_2079.JPG

DSC_2085.JPG

DSC_2087.JPG

DSC_2089.JPG

DSC_2090.JPG

很喜歡這座聖人雕像手伸出柱體的感覺,有種下一步就可以跨出來的錯覺

DSC_2093.JPG

DSC_2094.JPG

從這角度可以稍微感受教堂整體的遼闊感

DSC_2097.JPG

DSC_2100.JPG

往上拍大圓頂,可以看出教堂主建築是採聖十字的設計

DSC_2103.JPG

大家都會排隊撫摸這尊手握天國鑰匙的聖彼得銅像!

DSC_2106.JPG

DSC_2107.JPG

其實教堂內部沒有明顯的照明設備,更多的是自然光的撒入

DSC_2108.JPG

DSC_2111.JPG

面對聖體傘、主聖壇,右手邊第一件藝術品就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米開朗基羅作品 ─ 聖殤(Pietà),在義大利文中有「悲憫、虔誠」之意, 於1498–1499年製作,大小為174 cm × 195 cm。題材來自於聖經,聖母瑪利亞抱著被釘死的耶穌身體時的樣貌,悲傷不是這作品的重點,而是聖母表情很鎮定、堅強。聖母胸前衣帶上有米開朗基羅唯一署名的作品。而製作這件作品時,米開朗基羅才25歲,而這件作品後來也成為其成名之作。米開朗基羅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將大理石這種很冷硬質地的材料,雕刻成猶如布料般柔軟、自然垂墜,彷彿就像用真的布料去製作。雕像前永遠都是聚集世界各地的人們,努力的瞻仰與攝影。

DSC_2116.JPG

據說1972年有位男子持鐵鎚衝入碰壞雕像,所以在那以後雕像就被保護在厚實的玻璃之後,但隔著玻璃依然可以看出雕像透露出的光澤,與聖母透露出的哀傷神情,當然人物垂掛下滑的衣物,讓人完全無法相信這是堅硬的大理石所雕刻出的作品,因為米開朗基羅後期的雕刻作品再也沒有屬名,所以聖殤便成為唯一一座刻有名字的作品。

DSC_2117.JPG

DSC_2121.JPG

DSC_2123.JPG

DSC_2124.JPG

DSC_2125.JPG

DSC_2126.JPG

DSC_2128.JPG

DSC_2129.JPG

DSC_2130.JPG

DSC_2132.JPG

DSC_2134.JPG

DSC_2136.JPG

DSC_2139.JPG

DSC_2142.JPG

DSC_2143.JPG

DSC_2145.JPG

DSC_2149.JPG

DSC_2150.JPG

DSC_2154.JPG

DSC_2155.JPG

DSC_2159.JPG

DSC_2160.JPG

教堂外部設置的是聖人聖彼德的雕像,右手握著耶穌送給他通往天國的兩隻金銀鑰匙,左手握著耶穌給他的聖旨。

DSC_2162.JPG

DSC_2171.JPG

DSC_2172.JPG

DSC_2174.JPG

DSC_2178.JPG

DSC_2180.JPG

結束短暫卻印象深刻無比的聖彼得教堂巡禮,我們接著趕往梵諦岡博物館,因為有預定十點半入場的門票,所以三步併作兩步趕往800公尺外的梵蒂岡博物館入口,以免超過時間,無法享有免排隊的優勢。

梵諦岡博物館    Musei del Vaticano

梵諦岡博物館很大,假如慢慢欣賞,加上因為人群所導致的塞車,真的可以逛上一天,但我們只有三個小時,所以我們一開始就以西斯汀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為最終目標前進,終極目標就是欣賞米開朗基羅在這裡留下的兩幅曠世巨作  最後的審判 與  創世紀(作品名稱前方空一格代表尊敬),然後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被我們設定為另一個必看點,除此之外就是把握時間多看一些,真要說起來梵蒂岡博物館其實除了展示的畫作與雕像令人目不暇給之外,在每一道走廊與廳室,每一面牆面與天花板,其實也都是值得欣賞的傑作,建議大家先上網研究博物館平面圖,規劃一下參觀動線,因為博物館內部永遠都是人滿為患,假如只跟著人潮走,很有可能錯過想觀賞的作品。

※ 如果需要詳細的博物館攻略,可參考這篇  https://goo.gl/5vZCHt

DSC_2360.JPG

這個門其實是博物館的出口,入口在此門的左手邊,因為抵達時間太剛好,就沒有拍照了

DSC_2184.JPG

DSC_2185.JPG

DSC_2186.JPG

DSC_2189.JPG

DSC_2190.JPG

DSC_2191.JPG

DSC_2192.JPG

 

DSC_2199.JPG

DSC_2203.JPG

DSC_2204.JPG

DSC_2206.JPG

暴君尼祿皇帝的澡盆

DSC_2208.JPG

DSC_2210.JPG

DSC_2211.JPG

DSC_2213.JPG

博物館內每個角落都是這樣人潮,要進入廳室通常需要耐心慢慢前進

DSC_2215.JPG

DSC_2218.JPG

DSC_2219.JPG

松果廣場 Cortile della Pigna 然後我好像沒有拍到那棵松果,反而聚焦在這顆金球上

DSC_2223.JPG

DSC_2225.JPG

也有小店可以讓遊客休憩片刻

DSC_2228.JPG

DSC_2230.JPG

DSC_2233.JPG

DSC_2234.JPG

 

DSC_2239.JPG

DSC_2243.JPG

DSC_2245.JPG

DSC_2248.JPG

DSC_2251.JPG

DSC_2252.JPG

DSC_2254.JPG

DSC_2256.JPG

DSC_2257.JPG

這張壁畫據說人物的眼光角度會隨著觀看者移動,親身體驗後好像真有其事

DSC_2258.JPG

DSC_2260.JPG

DSC_2263.JPG

DSC_2270.JPG

DSC_2271.JPG

DSC_2272.JPG

DSC_2273.JPG

DSC_2274.JPG

DSC_2277.JPG

DSC_2279.JPG

DSC_2280.JPG

DSC_2282.JPG

DSC_2283.JPG

DSC_2285.JPG

DSC_2287.JPG

DSC_2289.JPG

DSC_2292.JPG

DSC_2295.JPG

DSC_2297.JPG

DSC_2300.JPG

DSC_2302.JPG

DSC_2304.JPG

拉斐爾最有名的作品《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以古典建築大廳做背景,圖中央橘色長者為柏拉圖、右邊藍色者為其學生亞里斯多德、左邊綠色衣服者為蘇格拉底,中央前方倚著階梯石製扶手著紫衣穿靴者則為米開朗基羅,右下角戴黑色貝雷帽的則是拉斐爾自己,藉由不同時期的哲學家齊聚一堂凸顯拉斐爾對於文藝復興時期宗教與哲學的理想。色彩柔和、構圖鮮明的拉斐爾《雅典學院》、米開朗基羅《創世紀》和位在米蘭的達文西《最後的晚餐》被後人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盛世之經典作品!

DSC_2306.JPG

 

DSC_2310.JPG

DSC_2311.JPG

DSC_2320.JPG

DSC_2321.JPG

DSC_2326.JPG

DSC_2328.JPG

DSC_2330.JPG

DSC_2332.JPG

DSC_2336.JPG

DSC_2337.JPG

DSC_2338.JPG

DSC_2340.JPG

DSC_2341.JPG

DSC_2342.JPG

DSC_2343.JPG

瞬間來到這邊可能會發現創世紀與最後的審判的畫面怎麼都沒有出現,因為.....西斯汀禮拜堂裏頭不能夠拍照,身為一個親眼見證畫作的美麗與衝擊的遊客,私以為其實禁止拍照也是一種機會,讓我們好好用眼睛去欣賞,用舉到脖子差點扭到的姿勢去把佔滿全天花板的畫作深深地烙印在腦海裡,假如開放拍照,可以想像現場的混亂失序,閃光燈的此起彼落,遊客爭相合影留念,相信這種情況也是大家不樂見的,同時也降低欣賞的體驗,所以真心推薦事先訂票預約進來參觀梵諦岡博物館,光是欣賞兩幅這作品就不虛此行!

DSC_2344.JPG

當日午餐我們簡單在博物館內的餐廳用餐,吃了簡單平價的比薩填飽肚子,恩,就是下面那塊比薩,味道就如外表一樣的普通,不過身心靈都受到這些藝術品的洗禮後,覺得身體的飢餓也不算甚麼太重要的事

DSC00422.JPG

DSC_2348.JPG

DSC_2351.JPG

見到這座迴旋樓梯就表示博物館旅程已告一段落,信步往下結束這段美好旅程

DSC_2353.JPG

DSC_2355.JPG

DSC_2371.JPG

DSC_2372.JPG

DSC_2373.JPG

DSC_2374.JPG

DSC_2376.JPG

DSC_2378.JPG

DSC_2379.JPG

殊不知大難臨頭的我們還開心的拍拍聖天使堡,正常接下來的計畫就是返回民宿取好行李,前往地鐵往火車站移動,舒適的搭乘預定好的法拉利高鐵前往佛羅倫斯!但是......

人生總是有個"但是"才顯得有趣,接下去我們面臨這段自助旅行最大的挑戰......

~~~~~2017/5/10 羅馬地鐵全線罷工~~~~~~~

法拉利火車將於16:45時發車!

一切都要怪我們自己挑住宿時就把民宿選在這可以步行到梵諦岡的地點,所以一直到我們拉著行李走15分鐘到了Lepanto地鐵站時,發現地鐵大門深鎖,才知道大事不妙,難怪當天早晨覺得路上的羅馬汽車特別的沒耐心,原來就是因為地鐵停駛,道路車流變多,用路人才心浮氣躁的不同於前兩日的平靜開車。當下想了一些方案,方案一,計程車直接載我們前往特米尼車站,方案二,搭公車前往火車站,於是我們移動到最近的公車站想嘗試搭公車,也同時找尋願意搭載我們的計程車,但無奈的從15:27等到15:52 還是沒有任何上車的機會,計程車無空車,公車全爆滿!!

當下其實已感到人生絕望,找不到任何交通方式前往火車站,不過困難的是即使搭不上預定好的火車,當天還是得前往佛羅倫斯過夜,所以我們毅然決然的決定推著行李『步行』前往四、五公里外的特米尼火車站!

羅馬狂奔.JPG

因為有開通行動網路,所以Google map把我們羅馬狂奔的整段旅程記錄下來,雖然路徑並非100%準確,但我們拼命地推著27吋~29吋的行李箱,在羅馬街道花27分鐘狂奔2.2km!才在距離威尼斯廣場不遠處搭上一台稍微有些空間的公車前往特米尼車站,可惜這趟公車抵達特米尼火車站時已經17:00 [忽然發現我們奔跑的均速沒有比公車還慢...],不死心地衝進車站,期待火車誤點發生,讓我們搭上車.............

好,奇蹟沒有發生,班次9932的法拉利特級快車已經離站,我們只能一人再花47€ 重新購買車票!!![有詢問法拉利公司的售票人員,但可惜無法更換其他班次]

雖然多花一筆車票費用很讓人心痛,但至少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大約只比原定時間晚一個多小時還是抵達了佛羅倫斯,沒有流落街頭,只是可惜沒有搭到傳說中的法拉利特級快車,還有一行人快要斷裂的雙腳。所幸佛羅倫斯的住宿點距離火車站很近,步行五分鐘就抵達。

這天晚上決定好好撫慰一下白日奔波的身軀,選定了佛羅倫斯著名的丁骨牛排來壓壓驚,剛好著名的噴泉餐廳Le Fonticine就在離民宿不遠處,所以便前往用餐,整體來說,丁骨牛排真的名不虛傳,烤的熟度恰到好處,義大利麵與沙拉也都有水準之上的表現,餐廳侍者也都很有經驗的服務我們,還好有這一餐美食的放鬆,讓我們能好好地迎接我們在佛羅倫斯的第一晚,至於民宿就留在下一篇再介紹了!

 

 

P1240903.JPG

P1240904.JPG

P1240905.JPG

P1240906.JPG

P1240907.JPG

P1240908.JPG

P1240909.JPG

P1240910.JPG

P1240911.JPG

P1240912.JPG

P1240915.JPG

P1240916.JPG

P1240918.JPG

P1240919.JPG

P1240920.JPG

P1240921.JPG

 

arrow
arrow

    MAXI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